杨冰
杨冰(杨子),1970年出生。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新疆玉石雕刻大师,新疆杨子玉雕工作室创始人,但朋友们更喜欢叫他杨子,一如扎根在新疆戈壁上的白杨树,在艺术天地间安然自在的默默生根、抽芽,忽然间就长成了参天大树。杨子于1993年开始从事玉石雕刻工作。高中毕业后进入华西玉雕厂工作。在陶虎的指导和帮助下,打下深厚功底。从业二十多年,曾师从陶虎先生、贾建中先生,并有幸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大师马进贵先生的指导。2014 年,出生于芳草湖的杨子与芳草湖本地企业家合作在芳草湖开办了水润芳兴玉雕厂。2015年杨子被评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他善于研究和把握原料的性质、外形、皮色等特点,以求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充分展现其作品的“巧”与“俏”,最大限度地提升作品的内涵与艺术价值。其作品风格多以写实为主,在动物、器皿等题材上表现尤为突出,因设计新颖、独特,工艺细腻,在行业评比中屡屡获奖。
代表作品:
作品《觚》获2008年北京“天工奖”最佳工艺奖。
作品《探索·创新》获2009年北京“天工奖”最佳创意奖、2009年新疆“国石杯”最佳创意奖。
作品《轮回》获2010年新疆“国石杯”最佳创意奖。
作品《春之俏》获2011年新疆“国石杯”最佳创意奖。
作品《秋》获得2011年新疆“国石杯”最佳创意奖。
作品《人生如歌》获2012年新疆“国石杯”最佳创意奖。
作品《家和万事兴》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获2012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最佳创意奖、获2012年新疆“国石杯”银奖。
作品《二月二》获2013年“中华龙奖”最佳创意奖。
作品《传承》获2013年中国“中华龙奖”最佳创意奖。
1996年,杨子进入陶虎玉雕工作室,开始了长期的的炉瓶设计和制作学习,老师严谨的治玉理念,谦和的为人态度也深深的影响着他。谈起在玉雕厂、陶虎大师处共四年多的学习收获,杨子坦言,无法用一两句话概括,“提高了我对和田玉的认识,也让我打下了很扎实的玉雕理论和技艺基础,受用终身”。1999年,杨子开始自己独立创业, 2004年,在新疆玉界知名玉商的引荐下,他先后拜访了扬州、苏州、上海、北京等玉雕艺术前沿省市的数十位名家大师,眼界大开。正是这次游历彻底改观了杨子对玉雕艺术的认识,他认为时代在进步,玉雕作品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在玉雕艺术创作上,传承固然重要,但要把玉雕技艺提升到极致,光靠单纯的模仿是绝对不行的。在传承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注入作品符合时代特色的审美语言,从而扩展玉雕的表现空间,使作品极具现代美感,符合现代人的祈福需求和审美层次,表达现代人的个性需求,传递现代人的寄予和期望。而现在,市场的传统题材太多,枯乏单一的模仿产品一抓一大把,长此以往会给消费者带来审美疲劳。而一味发掘古文化,为了文化而文化,难免掉书袋。市场需要有新的东西出来,也需要玉雕创作者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物以稀为贵,有特色的作品才会引起藏家的兴趣。虽然这条路很艰辛,但我会努力走下去。”
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玉雕人才培养的渴望,2014 年,出生于芳草湖的杨子与芳草湖本地企业家刘水合作在芳草湖开办了水润芳兴玉雕厂,目的是为当地和周边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有见地的玉雕人才,来引领和促进当地玉文化的传承发展。“让当地老百姓意识到和田玉不是遥不可及的,让他们切实感受和田玉选材、设计、加工的全过程,在理解玉文化的基础上理性认识、收藏和田玉。”杨子说。在杨子看来,和田玉是一种文化,是时尚的代名词,了解和欣赏和田玉,不仅可以提升当地老百姓自身品质,还能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同时作为一种投资,有助于当地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在中国几千年的玉雕传承中,玉雕技艺可谓精益求精,不断突破创新,已经蔚为大观,但玉雕始终未能完全脱离一种“匠”的性质,这是值得我们当代玉雕家们思考的问题。玉雕不仅是一门技艺,它更是一门艺术。如果雕刻者本身没有一定的艺术涵养,玉雕作品自然也不会出彩。和田玉是有文化内涵的,它需要的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杨子为了一件有新意的作品和作品的完美,往往沉浸其中,琢磨、思索、反复类比、苦心创意,进入创作状态时,常常是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没有时间概念,没有饥渴困顿感觉,一做就是几个乃至十几个小时。正是这种长时间的历练,他的意志品质,他的创作热情,他的坚毅、忍耐的品格在不断提升。每一次提升,都将他的才华磨练得更真实、将他的技艺和经验磨练得更成熟老到。他深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杨子很喜欢旅游,尤其是自助游,经常带着自己的团队,骑着自行车,走进乌鲁木齐周围的群山里,去一些偏远的地方。山里的牧民淳朴,生活悠闲,自有一份天然之美,与一般的农家村庄有所不同。当夕阳西下的时候,炊烟袅袅,山雾蒙蒙,富有诗意,而这样的景象也勾起了对乡土的怀念,创作的灵感有时就会在自由遐想中突然迸发。常年的游历让他的思路更加开阔,所雕刻的题材也更加多样,并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因此他的每件作品都能体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于简洁、明快中蕴含诗情画意,体现出对任何生命都无限尊敬的自然情怀,让观者仿佛闻到大自然的气息,草虫经过他的再创作,流露出独具匠心的韵味,让人爱不释手。
杨子说他喜欢纵情山水,放纵心情逍遥自然间,感悟生命的崇高;他喜欢挑战,从不去要求作品原料的完美,在他看来,玉料本身的瑕疵才是需要体现工艺的地方,雕刻时要尽可能把白玉里的瑕疵用巧工去除,而把玉质本身美好的一面更多地保留。他希望用画面,展示优美、和谐、平静,引发人们的情感,这种优美感使人愉快轻松,心态平和。尽管他的玉雕作品表现的是最普通的生活场景,从中不难感受到制作者对玉石品性的熟识以及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与理解。作品中质朴、温馨的画面,富有寓意的趣味,对乡土的思念和回归自然的淳朴感觉,无不蕴涵其中,唤起了许多玉器收藏者的内心共鸣。他的每一件玉雕作品既是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每一件玉石作品都凝聚着雕刻者对玉石的理解,也是对雕刻者艺术涵养的最好诠释。从平凡的玉雕中引起共鸣的情感、在独特的玉雕里定义美感的概念。
大师作品赏析
贝壳
《琴语心声》